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黄牛代挂号电话票贩子号贩子网上预约挂号,住院检查加快,到霍尔果斯,感受“一秒跨国”(边城见闻)
黄牛号贩子跑腿代挂号(18910288832)微信需要挂号联系客服(18910288832)各大医院服务项目!专家挂号,办理住院加快.检查加快,产科建档,指名医生挂号北京,上海,南京,天津.广州,各大医院代挂号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连接通道人来人往。
吴志恒摄
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连接通道,霍尔果斯市人民医院(国门医院)正在举办义诊。
本报记者 宦 翔摄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联检大厅内,边民和游客正在有序进入。
李 明摄
本报记者(左一)在迪尔纳兹餐厅采访。
本报记者 宦 翔摄
图片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审图号为新S(2025)040号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国文化馆内,中哈两国青少年参加文化交流活动。
永程帆摄
霍尔果斯城区。
吴志恒摄
视频报道请看人民日报国际微信公众号
霍尔果斯市,地处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素有“塞外江南”美誉的伊犁河谷谷口,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自古就是东西方商贸往来通道。在蒙古语中,“霍尔果斯”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即商队休整的“驼站”。
早在1300多年前隋唐时期,这里就是商队往返中亚必经之地,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重要驿站。1881年正式成为通商口岸后,这里更是货物集散与商贸往来的重要节点。如今,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这座“千年驿站”“百年口岸”正焕发新活力,成为中国向西开放前沿窗口。2012年,由两国界线两侧毗邻接壤区域组成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正式封关运营,这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首个跨境经济合作区。
在这里,“走路就能出国”,“一秒即跨国”。独特的区位、优惠的政策,促进了中哈商贸往来、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跨境商贸促合作——
“出国就像去走亲戚,方便着哩”
上午10时许,67岁的霍尔果斯市民李国梁带着老伴和孙女,随着通关人群缓缓前行,“准备从这里出去采购一些日用百货。”
李国梁准备去的,就是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合作中心连为一体,两国各留一个出入口。各国公民凭护照或出入境通行证等有效证件即可免签出入。从小生活在霍尔果斯的李国梁,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合作中心逛一逛,“出国就像去走亲戚,方便着哩。”
进入合作中心步行约一刻钟,便来到中哈连接通道,从这里便可无障碍抵达哈萨克斯坦。便捷的出国体验,被不少游客形象称为“一秒跨国”。作为合作中心的热门打卡地,中哈连接通道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拍照留念。
来自乌鲁木齐的李芳对记者说,孩子们非常喜欢跨越国界的体验。她还带着家人享受了一把“跨境扫货”乐趣:“我们购买了哈萨克斯坦的巧克力和蜂蜜,价格特别实惠。”
哈萨克斯坦的蜂蜜、吉尔吉斯斯坦的毛毯、乌兹别克斯坦的干果……合作中心目前有5000余间店铺,约1200家商户,销售来自40多个国家的千余种商品,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跨境旅游消费购物区。中国产的家电、家具、服装等,也从这里销往中亚、西亚、欧洲等地。今年合作中心进出人员已突破600万人次,同比增长66%。
霍尔果斯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客户主要来自中亚国家。商贸城副总经理马婷婷介绍,不少“回头客”都成了好朋友,“他们来采购时,常会带上自己国家的特产,如甜瓜、毡帽和装饰品等。我也回赠一些小礼品,邀请他们一起喝喝茶、聊聊天。生意在你来我往中越做越大,比起签下的订单,这些情谊更加珍贵。”
中午时分,迪尔纳兹餐厅美食飘香。厨房里,托克塔巴耶娃将金黄酥脆的烤包子码入餐盒,身旁的古力沙拉迅速接过,麻利地打包装袋。“今天有客商订了团餐,店里快忙不过来了,我们姐妹俩也‘上场’了。”托克塔巴耶娃笑着说。她来自哈萨克斯坦,古力沙拉是霍尔果斯人,两人共同经营着这家“跨国餐厅”,亲如姐妹。
需要挂号联系客服 黄牛号贩子跑腿代挂号北京上海南京天津18910288832